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激發保險業發展動能
發布時間:2015-07-21 瀏覽量:5205 文章來源:
6月26日,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出席“2015陸家嘴論壇”時表示,到2020年,一個保障全面、功能完善、安全穩健、誠信規范,具有較強服務能力、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,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將呈現在世人面前,中國將實現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的轉變。為達成這一愿景,中國保險業將繼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,不斷激發充沛的發展動能。
近年來,我國保險業快速發展。項俊波表示,國家重視有效激活了保險業的發展潛力,理念創新極大拓寬了保險業的發展空間,制度變革充分釋放了保險業的發展紅利,監管升級很好促進了保險業的穩健運行。
數據顯示,2014年,保險公司利潤2046.6億元,同比增長106.4%,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年。今年1月-5月,全國保費收入1.2萬億元,同比增長19.5%;保險公司預計利潤1802億元,同比增長218%。截至2015年4月底,保險行業累計發起設立各類債權、股權和項目資產支持計劃420項,規模達11429.8億元。商業養老和健康保險服務水平不斷提高,在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全國31個省區市開展了大病保險,覆蓋城鄉居民超過7億人。旅行社責任、環境污染、安全生產、校方責任、醫療責任保險較快發展,開拓了創新社會管理的有效途徑。
項俊波表示,為達成中國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的轉變,保險業將繼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,不斷激發充沛的發展動能。
首先是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,激發保險產業動能。著力發揮保險行業的優勢和特長,提升保險產業關聯度,延伸保險產業鏈,努力把保險業打造成現代服務業的重點產業,更好地服務中國經濟轉型升級。要著力發揮保險的產業支撐效應,為產業發展和創新創業提供保險支持。要著力發揮保險的產業帶動效應,促進保險業與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,推進保險業參與汽車產業、健康產業、保安產業等產業鏈整合,刺激和拉動相關產業提質增效升級。要著力發揮保險的產業輻射效應,發揮保險對咨詢、法律、會計、評估、審計等產業的輻射作用,促進第三產業發展。
其次是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,激發保險市場動能。緊緊圍繞使市場在保險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,繼續深化保險業市場化改革,加大簡政放權力度,推進重點領域改革。繼續加強保險市場建設,支持設立區域性專業性保險公司,支持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在境內外上市,加快發展再保險市場,規范發展保險中介市場,加強保險業基礎設施建設,讓保險市場體系日益健全。繼續推進保險創新,更好應用數字化信息化加強對保險業的改造重構,不斷創新保險商業模式,探索發展非傳統風險轉移方式,通過保險證券化等資本市場工具進行風險轉移和風險融資,擴大承保范圍和承保能力。
再次是推進監管現代化,激發保險監管動能。要大力推進保險監管法治化,推動《保險法》的修訂工作。要大力推進保險監管信息化,加快建設保險數據中心、保單登記中心和共享信息平臺,推動監管信息系統的集成化、自動化建設。要大力推進保險監管標準化,大力推進保險監管國際化,充分利用國際保險監管的交流與合作平臺,抓住中國償二代建設的有利契機,推動中國保險監管制度與國際保險監管規則的有效接軌和等效互認。
最后是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,激發保險服務動能。要積極服務國家戰略,主動融入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,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重大改革舉措提供保險支持。要積極服務政府職能轉變,做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承辦工作,開展各類養老、醫療保險經辦服務,運用責任保險機制化解社會矛盾糾紛,為創新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提供保險支持。要積極服務社會民生,推進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,發展多樣化的養老和健康保險服務,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,探索建立巨災保險制度,努力編織一張市場化的保險保障網。
項俊波還表示,保險業“新國十條”發布后,上海市政府創造性地組織開展落實,提出將上海發展成為國際保險中心。保監會將與上海市政府繼續密切合作,從多方面支持上海國際保險中心建設。一是利用自貿區先行先試契機,全面推進上海保險業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。二是推進上海保險交易所籌備各項工作,打造國際領先的保險業基礎設施。三是立足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,推動航運保險中心建設各項工作。四是發展區域再保險中心,提升中國保險業國際競爭力。
(轉載中國保監會網)